未来6年我国绿色建筑将大幅度上升
备受关注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提出,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重将从2012年的2%提升到2020年的50%。
绿色建筑能为经济社会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又如何实现从2%至50%的占比飞跃?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副司长韩爱兴日前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95%是高耗能建筑
建筑工地抽出的地下水直排到污水管网,住宅楼窗户是单层玻璃还没有外遮阳,办公楼室内采光24小时依靠开灯……这些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场景,就是我国建筑业能耗现状的缩影。
建筑业是我国能源消耗的大户,行业能耗约占全社会能源消费的30%。目前,我国95%以上的既有建筑是 高耗能建筑,能耗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以供热为例,我国集中供热的一次能源消耗为20公斤标煤/平方米,高出同纬度甚至更高纬度欧洲国家一倍,而 且欧洲国家的集中供热能耗还覆盖了夏日制冷和四季生活热水供应。
据韩爱兴介绍,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非常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 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无论是去年颁布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还是今年颁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目标都是一致的,就是要提高绿色建筑在城镇新建建筑中的比重。”
据介绍,根据目前发布的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与普通住宅相比,绿色住宅建筑必须满足的条件包 括:住区绿地率不低于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不低于l平方米;节水率不低于8%,景观用水不采用市政供水和自备地下水井供水;建筑造型要素简约,无大量 装饰性构件;设置密闭的垃圾容器,并有严格的保洁清洗措施,生活垃圾袋装化存放等。
尽管看上去条件颇多且要求较高,但绿色建筑并不是昂贵的建筑。“在一些人的认识中,绿色建筑就是高科技 建筑,这是一个误区。绿色建筑不是高投资建筑,其增加的成本很少,甚至可以忽略。”韩爱兴以住房城乡建设部“绿色建筑后评估调研”课题成果分析,住宅项目 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绿色建筑的每平方米成本分别只增加了33元、73元、222元。
政府投资的建筑必须“绿”
从2%到50%,这个比重的巨大跨越只剩6年的时间,非常终能实现吗?
“落实50%的目标需要一个过程来不断地学习、适应、提高,但非常终这个目标是可以实现的。”韩爱兴说。
根据《绿色建筑行动方案》、《“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要求,从今年起,政府投资 的国家机关、学校、医院、博物馆、科技馆、体育馆等建筑,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及省会城市的保障性住房,以及单体建筑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机场、车站、宾 馆、饭店、商场、写字楼等大型公共建筑,都要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这就意味着今年大中城市非绿色建筑将不予批准建设。”韩爱兴介绍。
与此同时,国家也加大了绿色建筑的激励政策。凡是新建建筑全部是绿色建筑的且两年内开工建设面积不少于 200万平方米的城区,国家财政一次性给予补助5000万元,并命名为绿色建筑示范城区。对二星级以上的高等级绿色建筑,中央财政直接补贴,其中三星级每 平方米补贴80元,二星级每平方米补贴45元。此外,不少省份也结合地方实际制订相应的补助激励标准。
要落实目标,产业化应成为重要突破口。建筑产业化是利用标准化设计、工业化生产、装配式施工和信息化管 理等方法来建造、使用和管理建筑。据测算,与传统方式相比,建筑产业化可分别减少建造用水量60%以上、木材近80%、材料浪费逾20%、建造垃圾约 80%、建造综合能耗70%以上,建筑工期还能缩短30%至70%。
“发展绿色建筑,非常终还要依靠内生动力,激发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韩爱兴说,目前推广绿色建筑 的非常大阻力还是企业认识与能力的问题。一些开发商,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建筑企业,不愿意多投入,也没有相应的技术能力。其实,绿色建筑与经济效益并无必 然矛盾。根据调研,一般绿色建筑5至10年就能收回成本增量,如果加上国家补贴,回收周期更短。“企业应该认识到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深刻革命。随着资源能 源价格的理顺,绿色建筑的经济效益将更加突出,是真正意义上增值保值的建筑。”
http://www.wh-boyue.com
同类文章排行
- 建筑节能办注重加强建筑节能检测中心能力建设
- GRC轻质隔墙板的墙体抹灰处理
-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主要回收途径
- 用“搭积木”式建房引领绿色建筑新风尚
- 轻质材料应用广泛 市场前景看好
- 荆门市举办装配式建筑与智能建造专题培训暨观
- 太原宝藏地 建筑“绿”起来
- 湖南常德已建成5个装配式建筑基地
- 河北:大力推动建筑领域绿色低碳发展,装配式
- 湖北首例!混凝土3D打印新农房建筑交付
- 为什么轻质隔墙板的防水砂浆要刷保护层
- 广西:装配式农房助力广西住房安全保障
- 武汉市绿色建筑成果整体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 江西赣州市召开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联席会议
- 景德镇市全面开展新型墙体材料抽检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