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助力碳减排
文章出处:未知 人气:发表时间:2022-03-17
碳达峰、碳中和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还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人们住有所居的“住所”为例,根据《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2020)》,2018年全国建筑业终端碳排放总量为49.97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0.6%。可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推进建筑领域节能降碳大有可为。
一座高楼大厦,起于一砖一瓦。建筑领域的碳排放从建筑材料的生产开始。
实际上,建筑材料的碳排放量不容小觑。2020年,我国主要建筑材料水泥产量为23.77亿吨,排放二氧化碳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2%,钢材产量为13.24亿吨,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量的15%。
河南省政协副主席张震宇表示,“为减少建筑材料在生产阶段的碳排放量,应发展木结构、钢结构等可回收的低碳建筑结构体系,并大力发展和推广绿色建材的使用,将碳排放强度作为绿色建材认定的主要评价指标,生产具有固碳能力的绿色建材。”
业内专家建议,针对绿色建材在建筑保温、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应在“十四五”时期布局一批重点项目,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绿色建筑和建材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绿色建材颠覆性低碳技术与装备的研发和成果转化。
从设计阶段降低建筑能耗,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
“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采取周密、有效的建筑设计措施,可降低65%—75%的建筑能耗。”张震宇告诉记者,“在建筑周围合理布置花草树木、水域、假山、围墙等,能利用室外自然资源创造良好的室内微气候。”
实际上绿色建筑不仅是宜人舒适的,更是低碳环保的。在设计阶段,通过优化建筑形体、建筑体量及建筑朝向,可以达到让建筑多使用自然光并利用高低差进行自然通风换气的目的。除了从设计阶段降低建筑能耗,还可对既有建筑进行绿色改造。张震宇介绍,通过优化建筑场地、节能设备,改善室内环境等措施,对现存老建筑中不符合节能减排标准的细节进行升级改造,进而达到国家绿色建筑标准。
相关调查研究发现,经过绿色改造后的建筑平均碳排量将下降42%。不过,目前我国现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主要集中在公共建筑领域。对此,张震宇建议,政府部门应建立有效的引导、激励机制,鼓励对居民既有建筑也积极进行绿色改造,同时在改造技术上也要革新,除常规的采暖空调、电气照明等设备性能的提升外,还应在可再生能源、余热回收技术上进行突破创新。
此外,提升建筑周边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也成为下一步的重点。张震宇表示,“除了居住区中的景观绿化,室内的绿化、外墙的垂直绿化、阳台绿化等都要考虑进来,通过加大建筑自身及周边的绿化面积来提升碳汇能力,实现建筑自身的碳中和。”
编者语:绿色建筑日益盛行,推广使用绿色建材, 发展低碳建筑结构体系势在必行。(来源:国际在线)
博悦佳轻质隔墙板咨询热线: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
同类文章排行
- 轻质隔墙板动工前的准备工作
- 科技部关于印发《国家高新区绿色发展专项行动
- 轻质隔墙板的养护是怎么样的呢
- 呼和浩特:新建建筑全部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 湖北成立房建与市政工程绿色建造科技创新联合
- 河南省绿色建材、绿色建筑融合发展产业联盟正
-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申报2019年建筑节能发展
- 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主要回收途径
- 推广使用轻质隔墙板的意义是什么
- 烟台市大力推广超低能耗建筑助力实现“双碳”
- 青海绿色建筑占比达95%以上
- 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四个不变”
- 如何看待装配式建筑成本偏高
- 展商推介 | 湖北博悦佳实业有限公司——科技求
- 湘潭市装配式建筑产业见效成势